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到培养新时代追梦人——东华大学慈善育人基地详细事迹
发布人:陶俊清  发布时间:2021-05-13   浏览次数:1550

长期以来,东华大学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作为学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延伸以及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阳光成才计划的创新平台,慈善育人基地秉承追求“安老、妇幼、助学、济困”的慈善宗旨,形成立足校内、服务社会、辐射全国的慈善格局,坚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自强不息、仁爱共济”的慈善精神在勤工助学中心、慈善爱心屋(工作站)、慈善义工队(阳光公益服务队)、小世界书吧、爱书小蜜蜂、图咖、砺志义工发展中心、尚实工作室、扶贫农产品推广小组、陪学咖等10以获奖受助为主体的团队手中届届相传、历久弥香。

一、放眼国家战略,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实

1995年5月,学校建立经纬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后更名为“勤工助学中心”),设立计算机培训、广告装潢、家教兼职推介等服务项目,每年为困难学生提供大量的勤工助学岗位。2002年12月,学校成立社会公益活动服务队,鼓励受助学生服务社会,初步形成助困育人体系。2007年4月,为响应上海市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学校成立慈善爱心屋(工作站),将社会公益活动服务队更名为慈善义工队暨阳光公益服务队,基本建立了慈善育人运行机制。2009-2013年,学校启动阳光成才计划,首次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阳光杯”团队素质拓展等活动,并在校内陆续建立了小世界书吧、图书馆爱书小蜜蜂、图咖等平台。2017-2018年,学校将新建立的尚实工作室、扶贫农产品推广小组和“陪学咖”学业发展中心纳入慈善育人基地,由此形成10个学生团队统一管理、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常年保持3000人左右的规模。

慈善义工队每年组队参加上海市“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活动,举办学雷锋、跨校慈善晚会、助学圆梦行动及慈善志愿“双文化月”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智力助残、铁路春运、安老扶幼、社区科普、垃圾分类及杏林义工、高龄老人暖心摄影、关爱农民工子女和自闭症儿童等慈善志愿服务,连续多年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立项资助,50余个长期服务基地遍布全市各区,累计服务时长超160万小时。

慈善育人基地在各平台组织开展“约在书吧看阅兵”、“新生看上海·游松江·领略祖国发展”、“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母校”系列学生奖品设计等形式多样的爱国爱校主题教育活动,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每年暑假,学校以慈善育人基地各平台为主体,组织并全额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入中西部、深入乡村、深入一线,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感悟并采撷有代表性的“百姓梦想”、“读书理想”,分享大学成长经历,并给居住在实践地的本校困难同学家庭送去关怀与温暖。自2009年以来,全校共304支队伍、2961获奖受助学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暑期实践活动。广大学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心中埋下了毕业后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种子

大数据分析显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层就业、西部计划、服义务兵役等国家项目参与率连续多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十九大以来,仅慈善爱心屋一个团队每年都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输送有用的人才,如2018年投身新疆脱贫攻坚的司堵丁尔、2019年报名西藏基层公务员的陈蓉、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谭冬梅、2021年“投笔从戎”的谭正兴。

二、营造校园慈善文化,培育学生感恩担当的良好品质

学校恪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慈善育人基地探索建立了制度化、开放化、示范化的长效机制。每年修订学生奖学金评定和荣誉称号授予办法”、“学生帮困助学管理办法”、“勤工助学中心工作手册”、“慈善爱心屋工作手册10余项文件制度,安排专职老师指导各学生团队,下拨专项预算,努力扶持各平台的健康发展。早在2003年,学校就制定了以“幸福受助,快乐奉献”为队训的阳光公益服务队章程,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旨在引导学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承诺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慈善志愿活动。此外,学校还抓牢在校生入伍、义务献血、中秋节、春节等节点,依托慈善爱心屋组织慰问,把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要教育契机,在各平台和学院开展战“疫”典型事迹巡礼及宣传活动,在获奖受助学生中根植仁爱共济、崇德弘毅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进而引导广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

2006年12月26日,学校在延安路、松江两个校区同时发起了“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大型爱心募捐活动,所得款项及物品全部捐给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此拉开了持续14年爱心募捐及义卖的序幕,迄今已为革命老区、受灾地区以及本校贫困学子和定点扶贫云南省盐津县提供近1000万元的爱心物资。2012年,学校首次举办慈善文化月,为热心公益的大学生搭建一个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全新平台。第二届文化月上,诞生出上海市十佳慈善箴言——“慈源于爱、善重在行”,这条脍炙人口的箴言如今已成为上海市各类慈善志愿活动的专用口号之一。第三届、第四届中衍生出“小小心愿等你来圆”活动,留守儿童的心愿在校园的“秒杀速度堪比双十一”。第五届,慈善、志愿在东华校园内深度融合,得到师生更广泛的认同和参与。第六、七届,抓住市教委支持构建区域资助育人共同体的契机,学校慈善志愿“双文化月”将温暖传递到整个松江大学园区,并被列为上海市“蓝天下的至爱”的地区重点项目之一。

勤工助学中心年均向校内外单位、学生家长输送约2000个大学生兼职家教资源,产生逾200万元的助学效益,还设有失物招领、熨烫缝补及爱心伞借用等多个免费服务项目,每年服务师生达数百人次。

三、抓牢成长成才需求提升学生自觉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坚持开展学生自我服务和典型选树不断完善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工作机制。基于学校资助官网、掌上学工服务系统和资助育人公众号“DHU东小阳”立体构建事务大厅由慈善育人基地所属的尚实工作室和新砺志中心提供线上、线下的配套服务。扎实开展先进集体、优秀勤工助学团队、学习型寝室创建和培育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年度人物”和“砺志·先锋典型”评选活动,树立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建立共同愿景,团结奋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一年一度的慈善文化月期间,学校举办资助育人评优暨慈善典型事迹宣传活动在各学生团队中深入挖掘“身边党员”、“我与扶贫”、“抗疫先锋”、“公益达人”及“能工巧匠”等生动活泼且别具特色的突出事迹,将这些学生善于劳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素养集中体现出来,努力传播弘扬向向善的校园文化。

为切实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学每年投入约50经费创新实施基于“砺志学苑”课程体系的阳光成才计划,通过打造学习加油站技能课程培训、阳光成才补贴及国际技能证书扶持等发展型项目,支持学生自主开展朋辈学业发展,自觉参加各类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走进华为、中国商飞、飞利浦等全球名企考察,开阔国际视野,不断激发学习热情,为素质全面持续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训项目依托小世界书吧、图咖、扶贫农产品推广等平台的持续建设促进优秀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10年的数据分析显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较高概率获学业类奖学金,获非学业类奖学金(如优秀论文奖、社会实践奖等)概率实现了对于全校平均水平的超越。最新调研显示,95%以上的获奖受助学生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有提升”。

 

经过多年的坚定探索,东华大学资助育人工作立足慈善文化实现价值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慈善育人基地起于帮扶困难生的初心,逐步发展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文化内涵,如今已成为我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为凝心聚力培养新时代追梦人作出了良好的示范。东华学子十四年如一日坚守慈善初心,年轻的善念生生不息、无私的善举薪火相传,正逐渐汇聚成新时代向上向善的社会力量。

 

东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