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织锦 ——东华大学“实践同行,迎湘而下”赴湖南长沙暑期实践团7月2日
发布人:吴朵  发布时间:2021-10-03   浏览次数:440


 非遗织锦

东华大学“实践同行,迎湘而下”赴湖南长沙暑期实践团7月2日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与风格。湖南湘西地区是土家族以及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的文化差异导致出现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湖南湘西地区也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我们实践性小组与当地的一家经营土家织锦的作坊取得联系,对土家织锦这进行学习。

        土家织锦是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的西兰卡普,历史源远流长。为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传统织锦多作铺盖用,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大明一统志》称之为斑布。宋代称溪布溪洞面。 土家织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它的织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以观背面,织出正面。西兰卡普以丝、棉、麻为原料,以红、蓝、黑作为织锦经线的棉线颜色,纬线则由织者自己决定,各种颜色均可。在古老的木质腰式 机上,眼看手背,手织 正面,采用通 经 断纬的方法挑织而成。西兰卡普是从土家人的历史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从工艺还是纹样上都融入了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因素,弘扬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民族特征。

        在店主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同学们开始学习如何织造一块美丽的织锦布。开始织布之前,店主告诉我们有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需要学习——卷线圈,卷线圈是一项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需要技巧和耐心的一项工作,卷线圈需要将每一根细线都完整且顺畅的绕过木轴子的两端以免在织布的过程中散开来。店主说学习织布前,一开始要练习一周的卷线才能保证后续织布的过程顺利进行,通过练习卷线圈,我们小组深深的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珍贵之处,也增添了传承学习这一项文化的信心与决心。简单学习了卷线圈之后,接下来店主向我们介绍了织布机,木质织布机主要有三个部分,一个是纵片以及提纵踩踏板,二是纬线圈,通过店主我们了解到织布机上大大的线圈在以前土家族都是依靠人手来卷,现在变成了机器自动化卷线。纬线决定了织锦竖向的花样以及颜色搭配,再通过两只脚来交替踩踏提纵板来将两片枞片来提起的同时放入经线形成交织在一起的花纹,第三个板块就是木织机的主体板块了。我们在尝试自己去操作织布机之后,深深的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对于土家织锦这一传统工艺传承人产生了敬畏之心。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行动的启动,全球性的保护、珍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掀起热潮,多种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均已登上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然而,申遗不等于保护,仅仅是申遗,远远不够,重要的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的,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需要我们通过结合多种形式不断去推动,去探索。



撰写人:沈赞 姜璇 崔砚童 周雯雯

2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