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2012-02-29
 

 

化学与化工学院周翔教授

 

  周翔,女,1934年生,东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周翔教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她长期从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领域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在纺织品功能整理、功能聚合物材料、染整加工与环境等方面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曾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5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在致力于科研成果产业化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周翔教授一贯关注国际科技发展动态。1995年,她在介绍国际纺织品染整加工发展动态时,阐明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染整工艺更新的主要驱动力,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她的推动下,本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于九十年代末形成了“印染工业与环境”这一新的研究方向。

 

  多年来,周翔教授不倦地进行着前沿研究。她主持的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高吸水聚合物的后处理”,2001年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水平达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为探索获得新的纺织品性能的环境友好的加工方法,2000年,周翔教授承担了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纺织品激光表面处理及聚酯纤维表面改性”,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展跨学科合作,进行纺织品激光处理的应用基础研究。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鉴定。

 

  周翔教授长期持续从事纤维素纤维织物防皱整理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国内外颇有影响。2001年,她承担了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高档服装面料的染整加工技术及用剂”。子课题“新技术纤维素纤维高档面料”研究液氨处理在高档纤维素纤维面料加工中的作用及其与交联处理的结合,为高档纤维素纤维面料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加工技术。同年,她还承担了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不同品种纤维素纤维经液氨处理后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任务,对棉和我国特有的苎麻纤维等 5 种纤维素纤维液氨处理前后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在国内首次采用反相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纤维超分子结构范畴微隙结构。目前,上述两个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2002年,她承担了“十五”攻关项目“天然纤维无甲醛整理剂”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Lyocell 纤维制品染整技术”。这两个项目的研究内容均是我国纺织工业急需的产品或技术。

 

  周翔教授是东华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她学术造诣深厚,并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高等纺织教育事业。2000年起,她负责上海市重点学科“染整工程”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她对学科发展方向胸有成竹,组织工作严谨细致,至2002年8月,她带领该学科圆满完成了第一期建设任务。她不仅制订了研究基地的发展规划而且分段予以实施,合理利用有限资金,明显改善了学科的研究条件。 2001 年起,周翔又负责了国家重点学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的申报和建设,2002年下半年负责申报“211工程” “十五”期间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染整科学与工程”。她再次夜以继日地操劳,既进行规划决策和组织工作,又亲自进行购置重要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她提出的学科“十五”期间发展规划,经学院讨论和学校协调,已汇入东华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成立于2000年的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周翔对该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重要指导,并使该实验室于2002年通过了教育部的中期检查。

 

  周翔教授是一个事业心、责任心极强的人。她不仅关心学科的发展,而且关心着学校以及整个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和国家前途。她经常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她提出的不少观点和新思想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亲自联系在国外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和外国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态直接传递给师生。2000年以来,她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合作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密切合作关系。平时,她还挤出时间对青年教师的研究、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1996年起,周翔教授主持举办了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博士生研讨班。她知识广博,思路开阔,使研讨班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氛,深受师生称赞。直至目前,她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只要她一上讲台,她的智慧、风度就会让学生肃然起敬。她的备课是那样认真细致,上课精神奕奕,讲解深入浅出。她修改研究生论文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她常说:“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是最令我高兴的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时常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青年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很多学生在聆听周翔教授的教诲后都说,周翔教授是这样的平易近人、这样的和蔼可亲,她给我们讲的许多经历为我们认识国情、明确自己责任打开了一扇窗……。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开完会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会议的精神告诉给师生们,那种发自心底的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党领导的拥护之情深深感染着师生们。也赢得了师生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