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品译经典文学,传承中华文化”主题教育项目《朝花夕拾》小组于2015年11月9日展开了“读《朝花夕拾》、品译经典”的读书交流会。
首先,各位同学就阅读鲁迅经典名著《朝花夕拾》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与读书后体会。《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唯一一部散文回忆录:记叙了其儿时牵挂一生的美好记忆;记录了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的闲适生活;记载了关于古今历史的风趣妙探以及静谧安好的记忆中的那些人与事。鲁迅用温情的文字、细腻的笔触以及舒缓的笔调记叙了充满个体生命和童真之趣的一个时代,然而,鲁迅在文章中却也大量使用了讽刺与对比,实则借平缓的基调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怒。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鲁迅用先前生趣灵动的百草园反衬了之后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无趣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鲁迅将那个时代的迂腐之气与封建思想很好地隐藏在平缓的字里行间,其实是将愤怒与抨击藏在了温情的文字中,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解放人”的思想内涵。
接着,大家就自己在进行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翻译中难的不是如何逐字逐句地翻译出原文,而是如何翻译出原文的意境与内在联系。大家就翻译技巧与自己的感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行了思维火花的碰撞与头脑风暴,使大家都受益匪浅。
《朝花夕拾》作为一部“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评”的文学经典,其深层内涵与党的四项基本要求中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谋和。此次读书交流会本着弘扬传统文化经典内涵,夯实传统文化深厚根基的原则,收获了心理上的启迪、思想的塑造、专业上的进步。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本就十分重要,相信通过这样的强调文化观念的读书交流会,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进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