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  
2012-02-29
 

 

理学院张菁副教授

 

  张菁,女,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担任理学院副院长,物理系系副主任。

 

  张菁老师1988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13年来,一直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线勤勤恳恳、积极努力地工作,为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华。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她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与业务水平。1997年,通过外语考试和同行专家评议后,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她出色的工作得到美国同行认可,因而同时被 美国P&G公司(Procter & Gamble)Cincinnati总部的加工技术中心(Este Process Technology Center)聘为等离子聚合表面改性方面的专家。留美访问期间,她利用P&G公司和辛辛那提大学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工作条件,刻苦努力,尽可能多地学习与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发展技术、进展和动态。

 

  留学期满,按期回国,报效祖国。回国后,立即投身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先后担任物理教研室副主任、物理系副主任等工作。

 

  一、教学工作严谨负责

 

  张菁老师对教学工作一贯严谨认真。她曾积极跟老教师听课、当辅导老师,进而独立开课,踏踏实实地逐步培养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她曾给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大学 物理、高分子物理、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等离子体物理技术与应用、等离子体聚合、纳米材料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等课程和讲座。平时她备课认真,批改 作业仔细,辅导实验、答疑耐心。近三年,她不仅在科研局面的开拓和科研工作上付出了更多的精力,而且仍然坚守在基础课教学的第一线,作为工科本科生主干必修课----大学物理教师,年年超额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她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项目。率先将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并在课程教学中,结合自己科研中的体会和新成果、结合具体授课班级的专业特点和该学科的新进展,采取专题讨论、组织不同类型课外科技小组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基础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在信息控制、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当前领先科技中的应用有了深切的体会,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受到学生欢迎。2001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同时,她还协助指导材料系博士生多名,指导等离子体专业硕士研究生多名,并利用科研经费,恢复组建了等离子体与表面工程实验室,为新教学实验的开设和研究生论文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书育人、管理满腔热忱

 

  张菁老师在本科生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教书育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谆谆教导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起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在研究生学习情绪波动时,及时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他们提供机会,增进与国外同行与友人的交流,使他们能及时了解 本学科的国际国内发展动态,提高专业水平与英语能力。并且经常指导帮助研究生撰写论文,使每位研究生在毕业前都能发表 2~3 篇论文。 2000 年获得了院先进党员表扬称号。所指导的研究生荣获2002年中美应用材料奖学金。

 

  张菁老师在教学管理岗位上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如作为学校“等离子体物理硕士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负责人(经费70万元+2万美元),协助进行学科规划和学科建设工作,具体承担了从所需实验设备的选型、调试、初期试验等各项繁琐工作,使等离子体实验室初见规模,本专业及外专业 的学生老师有了进行等离子体教学、实验的基地。

 

  同时,积极组织邀请国内外同行来校讲学5人次,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交流讨论会7次。 2002年,争取到上海市白玉兰科技人才奖,邀请国际著名材料表面界面科学家、全美 “ R&D 100 Award” 连续两年获得者 W. J. van Ooij 教授来校访问讲学两次,并共同承担上海市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一项。作为分管科研工作的系副主任,不仅自己积极投入科研工作,而且通过争取到的科研项目,吸引 与带动了物理系基础课老师积极投入科学研究,对物理系科研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基础物理和光电物理专业教学水平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 科研工作开拓进取、成绩突出

 

  为使本校等离子体研究更上一层楼、开拓等离子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力,张菁留学回国后立即在科研上夜以继日、竭尽全力的工作,牺牲了很多假期和休息日。每年都要积极申报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0 项,近两年内已争取获得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纳米专项、上海市二次专利开发项目、仪征化纤有限公司项目、 福建华丰染整有限公司项目、东华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和重点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经费100 多万。并以科研成果,帮助福建民营纺织企业在香港上市。目前,正在积极利用与国外的良好合作关系和先进技术,开展等离子体表面技术在生物材料及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非常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同时,近几年发表相关论文14篇,其中5篇为SCI收录、6篇EI收录。目前为国际纯化学与应用联合会/等离子体化学协会会员。

 

  张菁老师正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为使我校“争实力、上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