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东华大学人事处网站!

筑梦人 | 刘晓强:讲台比作舞台,教改正在路上

发布者:黄铭心发布时间:2019-03-28浏览次数:1353

      夜已深,四周一切都安静下来,只有键盘的敲击声愈加清晰。她仍在电脑前工作,不时眉头紧锁,停下来思索,一条一条地回复在线“慕课”的学生提问,这是这位在线答疑人近三十年教书育人生涯的普通剪影。她就是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兼命题专家组长,上海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刘晓强。


(刘晓强在工作中)

谈到与计算机的“相识”,刘老师不经意地摸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是她最好的伙伴,“我这一辈子就是在不停地换电脑,已经换了十几台了,刚成家那会儿,我们家最贵重的物件儿也是一台电脑。”因刘晓强的父亲在水务局工作,需要用计算机处理水文数据,她在中学时代就接触到了计算机。“这也许就是幸运吧,八十年代,那或许是我们那个县城的第一台计算机,夏普的,像一本厚书一样大,可以写程序,因为说明书是英文的,帮着我父亲翻译,就自学了BASIC语言。”从那时她与计算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执着,三尺讲台就是自己坚守的“舞台”

如果说当年选择计算机专业是个意外,那么后来所有的甘苦都是置身其中的执着。刘晓强从哈工大研究生一毕业就来到了东华大学,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她从教29年,一直工作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努力耕耘,勤恳敬业。

(刘晓强与学生开展研讨)

基础课难上,不在于理论深度。难在从眼花缭乱的技术中选取恰如其分的内容;难在必须深入浅出才能透彻明了地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难在案例得当、过程有效,保证不同学科大多数学生受益。她把公共基础课教学看作艺术,把三尺讲台比作“舞台”。一个老师既要是好“演员”,更必须是好“导演”,面对教学中间的挑战,需要对课堂不同环节的节奏进行把控。

“观众买了票看演出要值回票价,老师上的课程也要有高含金量才不负学生的时间”,刘老师说。对待教学,她始终追求“一课一备、一课一新”的原则,及时将国内外前沿技术知识融入课堂之中,力争使每一堂课都有一些新内容,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说到备课,刘老师有她的“独家秘笈”。“上课前一天晚上,无论多忙,我都要将要讲的课过一遍电影,讲哪个例子,哪里要幽默,哪里需要着重讲,这些都要在脑海‘演’一遍。”刘老师笑着说,“虽然有些内容都上了很多次,但是不演睡不踏实,演好了就可以放心睡觉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都离不开大量实践,必须针对学生基础精心设计实践内容,从初级的验证、模仿、到自主解题、再到有一定难度的综合应用实验和创新设计应用,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实践课和课外创新活动,她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帮助他们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么多年,刘晓强和她的教学团队每年负责全校约5000多人次的信息技术课程,老师们平均一周要有十多节课的工作量。他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舞台”,不停歇地编教材、上新课。谁都知道这是投入精力大、获取经费少,较难出学术成果的苦差事,但他们做得脚踏实地,做得无怨无悔。“为了确定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我们团队的老师一面广泛开展调研工作,一面翻遍了所有相关资料”,刘晓强回忆说,“早些时候,第一次集体去福州路书城寻找参考书,全系十多人集体出动周末上书城,彼情彼景蔚为壮观,有的老师当时出差刚回到上海,家都没来得及回,拎着大包小包就赶到了书城。”

创新,踏出一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之路

刘晓强带领团队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不能只教授学生Windows、办公软件的使用,而一定要定位在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以互联网、信息处理等计算机科学前沿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复合应用能力。”她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向。

基础教学表面技疏学浅,课程建设确是沙里淘金。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适应智慧社会的到来,要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当前以及未来必须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刘晓强认为,“‘新工科’的‘新’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就‘新’不起来,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就是负责全校所有学科的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的,这使我们感觉重任在肩”。

刘老师充分理解“智能+”时代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信息技术需求,“不是会玩手机、会用电脑就是掌握了信息技术”,她潜心研究高等教育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规律,凭借多年在教学一线敏锐嗅觉,带领教学团队坚持课改。她说,“计算机学科的研究领域很多,计算机基础课教师要争做专业的‘杂家’,才能以宽泛的知识面和敏锐的意识及时和有效融合最新的信息技术到课程中”。如何将“互联网+”的核心特征和支持技术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等应用领域融合,是一个全新的教学课题,刘晓强团队已经尝试去解答了。系列试点课程已经开始运行,组织全市10多所高校联合编写的面向“互联网+”系列教材陆续出版;最新的慕课“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也研发完成,在MOOC平台上线;首开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数据科学技术与应用”公共课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走在上海和全国高校的前列。他们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路上一直走在前列,东华大学成为上海市高校计算机三级考试组长单位,上海市计算机基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单位,2018年,成功承办了第11届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软件应用与开发类决赛。

(在MOOC平台上线的慕课“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

矢志教改的刘晓强建设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系统与网路技术”“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等上海市精品课程(2011)、优质在线课程(2017),主编的教材获得优秀教材奖(2011),她领导和组织近20所高校联合开展课程建设,推动了全市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共获得省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8项,其中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奖(2009),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2013),丰硕的成绩见证了她近三十年的教改工作,为东华大学更为上海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仁爱,共同学习、彼此珍惜,为学生筑梦搭桥

“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因为上的公共大课,不是专业课,除了研究生,很难说哪位同学是我自己的学生。”说到这儿,刘老师也很无奈。同学们的基础参差不齐,兴趣点也多样,少有一两百人多则三百多人的学生基数是最大的挑战。然而,她却在百人的大课堂展开“私人定制”,努力做到“教亦多术”“因材施教”。

(刘晓强与学生在一起)

有一个学生让刘晓强记忆深刻,“这孩子刚来都不会敲键盘,找不到回车键位置,但记得她很努力”。刘老师就给她“开小灶”,一对一的辅导,从打文档熟悉键盘到顺利完成课程,“这孩子的实例反过来教育了我自己,什么时候、什么条件开始都不晚,她那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儿让我敬佩。”刘晓强认为老师的价值在于对于学生的正向影响,“每堂课,每次研讨,当我发现我对学生的想法以及后期的人生有一定的帮助,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刘晓强更愿意将“教学生”换作“和学生一起学”,也坚持老师和同学应该是“学习共同体”。已经在公司独当一面的05级研究生李必辉,回忆起刘老师带领他们做项目的情景,“刚好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她带着我们到现场调研,和同学们一同想办法、理思路,在实践中提高,最终顺利完成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这样一次次的锻炼使自己形成了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受益匪浅。”去年刘老师收到一封让她十分“惊奇”的电子邮件,邮件的发件人是一位王同学:

“刘老师,您好,我是东华大学11级的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在5年前,您指导了我们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题目是‘技能交换大厅’,当时拿到二等奖,您还记得我吗……”

信中说,他刚刚研究生毕业,应聘到了国内的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专门写信给您,对您说声谢谢,感谢您在2013年对我们的竞赛指导和帮助,让我早接触竞赛并提早进入实验室,我深感那段竞赛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很深远,给了我自信,帮助我成长。”刘老师说她收到来信特别欣慰,感受到了做老师的真谛,“我觉得教师就是筑梦的使者,承担着成就他人的使命,共同学习,彼此珍惜。”

点滴付出,润物无声,奉献了美好青春,收获了桃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