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东华大学人事处网站!

东华大学:弘扬高尚师德,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发布者:黄铭心发布时间:2020-09-23浏览次数:1888

       东华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强化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师德建设水平提高和教师师德素养提升。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书育人、“为人、为师、为学”先进事迹学习和践行活动,在师德建设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获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教育部“新时代教师风采公益广告入围奖”、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奖、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师德标兵”、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创先争优师德标兵”、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等。

1 朱美芳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 获评教育部“新时代教师风采公益广告入围奖”


3 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奖获奖教师代表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体制机制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明确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制定印发了《东华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东华人〔201517号)。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分管宣传和人事工作的校领导任副主任、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相关党政群团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东华大学师德建设委员会”,成立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的各二级部门师德建设工作小组,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立德树人使命、切实担负起育人职责,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各部门分工合作、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20177月,学校党委增设了教师工作部,主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建设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融入教师培养和日常管理中。确立了以坚持价值引领、师德为上、以人为本、改进创新为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以坚持“四个统一”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做新时期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为工作目标,从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强化师德监督、健全师德考核、以及表彰和问责等5个方面制定了19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工作实施细则。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等紧密衔接的“六位一体”师德建设工作体系。

4 党委副书记刘淑慧组织召开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自查工作推进会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师德教育路径

学校党委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首要位置,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依法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六个方面培育教师良好的道德风尚,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师德教育作为新教职工“入职第一课”2018年历时4个月的新职工入职培训系列活动中,设置师德师风建设专题,邀请校长蒋昌俊在开班仪式上为新教职工做《东华大学事业发展战略思路》进行校情教育,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卿凤翎主持参加培训会多项环节并在做结业总结发言;值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际,邀请了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做《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主要精神,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报告;重视新教职工入职宣誓仪式,通过签署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承诺书提升新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引导教师将师德修养纳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师德发展目标。

5 2018年新教职工培训系列活动

师德培养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有机结合,在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中采用“师德漫谈”“名师讲坛”“专题讨论”等形式,生动地介绍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强调“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基本行为准则。

推动师德教育纳入二级单位党组织中心工作,切实负起对本单位教师师德管理和监督职责。由二级教学单位为新担任教学工作教师指定或课题组长、或关工委老教授、或师德表现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等为指导教师,并采用多种形式使新教师在接受师德教育和业务指导,加强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纺织学院针对新进校的、副高及以下职称的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工作的青年教师,制订了《纺织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与每一位新教师进行入职谈话,并赠送根据与学院历年培养的部分优秀学人、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学子访谈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化纤·材料·人生》书籍,期望新教师了解学院优秀师德师风传统并能够传承下去。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五个百分百工程”,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坚持新入职(新上岗)教师先培训后上岗,重视思政课教师全员再培训,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四个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新师德教育的实践平台,用“三全”师德养成推进形成“三全”育人格局。聚合“大思政”格局下的思政课教师资源,搭建了由党政领导、院士、知名教授、行业知名人士等作为主讲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为助教的“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锦绣中国》讲师团队,现已有党委书记朱民、校长蒋昌俊、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陈革等校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教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郁崇文教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邱夷平教授、“博导班主任”王依民教授、上海“****”王宏志教授等34位名师大家先后登上讲台,并且面向在校留学生开设了英文版《锦绣中国》课程,讲述中国纺织故事、东华发展历程和中国先进文化思想等内容;2017年开讲以来,共计38场,吸引了约6650人次的中外师生现场聆听。吸收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和具备条件的辅导员承担和参与思政课教学任务,现有17名机关行政干部和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主讲教师。由学院全体博导教授参与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新生“博导班主任”,引领学生扣好学业和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全员协同参与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校连续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上海市创新创业计划示范校等荣誉。

三、完善师德考核评价监督体系,拓展制度约束路径

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政治标准评价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实行教师选聘、教师职业准入、职务(职称)评审、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师德考核“一票否决”。

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通过制定印发《东华大学兼职特聘教授聘任管理办法》《东华大学特聘研究员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办法》《东华大学新进教师选拔和聘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将爱国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等作为教师和高层次人才选聘的首要条件,实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加强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过程的政治审查和师德考核。

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将新教师入职师德培训和教育实习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对思想品德鉴定不达标的教师,不予认定教师资格,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若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将撤销其教师资格。

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中,把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基本要求,以师德表现、工作实绩与贡献作为衡量依据,严格推选,择优聘任。计划从2019年起,将“须有至少一年担任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班导师)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作为新入职的不满40周岁(以入职当年的11日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

优先推荐具有高尚师德、精湛业务的优秀教师参加公派出国留学选拔以及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申报、评审专家库人选推荐、评优奖励等,对道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坚决不予推荐。

6 教师节庆祝大会--蒋昌俊校长为教龄30周年的教师颁发证书

 师德建设的目的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而归根到底是立德树人,推进学生和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监控,加强师德建设的内动力。建立学生评教体系,将教师是否“严谨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表现作为学生评教的首要评测指标中。实行日常教学评教和教学督导制度,学院领导、系主任、教学督导员在日常听课中重点关注教师的言行举止、师德表现。2018年在校本科教学工作督导组的基础上,组建学院(部)本科教学督导组,充分发挥学院(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作用。

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校师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校信访办均将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公布在部门网站上,接受来信、来访、网络、电话等方式的信访举报件。在工作中,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部、校工会等相关部门,对管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师德问题及时处理,对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

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研究,拓展组织保障路径

学校党委注重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党员教师在师德师风中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明确加强党性修养与提升自身师德素养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辅相成的;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逐步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增强党组织生活活力,加强对教师党员监督管理,引导党员教师做“四有”好老师的示范标杆,逐步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学校党委经常性深入基层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青年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发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老同志的作用,加强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老同志与青年干部和党员的联系;主动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及时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并在青年干部和党员职务提升、工作调动、取得成绩或发现问题的关键点予以提醒和帮助,增强教师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健全全体教师理论学习制度,聚焦重点群体,分别组织全体中层干部、思想宣传干部、思政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等开展专题学习传达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遴选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做好“培训者的培训”;通过下发专题学习材料、或以新媒体形式及时推送信息,组织教职工学习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组织青年教师对《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学习研讨。

发挥各级党团群组织作用,积极发挥“东华大学工会理论研究会”的作用,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内在规律和路径等问题的研究,研究会成立三年来共立项研究课题43项,其中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会立项6项,课题研究成果在推进教师成长和发展、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7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

        五、弘扬高尚师德,培育重德养德风尚,拓展激励引导路径

加大教师表彰力度,着力选树推荐优秀师德典型,不断完善学校教师荣誉奖励体系,注重师德激励。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坚持每年进行“东华大学师德建设青年标兵”“东华大学青年岗位先锋”“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评选,2018年“五四”期间又评选出16位“师德建设青年标兵”和26位“青年岗位先锋”;由学生投票选举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也已经连续评选了17届。制定《东华大学“优秀教学育人奖”评选办法(试行)》《东华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奖评选及奖励办法》,分别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治学严谨、勤勉育人,且潜心投入教学并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或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且成绩卓著的管理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弘扬高尚师德,营造崇尚师德氛围,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将师德宣传作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教师节之际,利用校园网、校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多方位多渠道,亮出师德建设好声音。推出“东华筑梦人”“感念师恩·每日之星”“东华‘青椒’手记”“教师风采巡礼”等宣传专栏,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展现学校教师队伍的时代风貌,营造崇尚师德氛围。20183月至今已推出7期“东华筑梦人”,累计阅读量达18994人次。2018年教师节当日,深入学院、业务部门、机关等基层单位,为教职工赠送“四有好老师”师德文化纪念品。

8 2018年教师节首推“四有好老师”师德文化产品

       挖掘和提炼名家名师为人为学为师的大爱师魂,校园原创大师剧《钱宝钧》,用师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诠释和传承东华大师的道德风范,该剧已面向新进教师、新生及学校师生共演出13场,累计观众达15000余人次。积极向社会宣传推广学校教师典型事迹,近五年国内主流媒体重点报道学校师德师风典型人物事迹共131条(件),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教师的社会美誉度。

9 大师剧《钱宝钧》剧照

10 《东华 筑梦人》系列宣传报道


本文收录于《2018年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