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东华大学自建校以来,一代代东华人与时代同行,将育人使命浸入血脉、嵌入事功,秉持以教立研、以研助教,把课堂当战场,把讲台当阵地,奋然写就教育报国的壮丽诗篇。在70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个闪亮的名字勾勒出东华人立德树人的天际线。
值此70周年校庆之际,特别推出“光荣与希望”专栏首批报道——“全国优秀教师”获奖者系列,由获奖者本人或其后学之辈讲述他们的筑梦故事,以此向用荣耀勋章点亮育人事业的“大先生”致敬!
曹桄,男,1933年生,教授。195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1957年8月到华东纺织工学院机械系工程图学教研室任教。曾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图学会第一至四届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工程图学学报》编委会委员;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199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曹桄老师长期从事工程制图的教学研究工作,在画法几何的轴测投影学及其工程制图应用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他工作认真、为人师表、教学成果显著。20世纪80年代,他编制了机械制图教学电影系列片11集,面向全国高校发行。其研究成果“机械设计与制图一条线综合课程建设与改革”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优秀奖。
曹桄老师先后编写出版了各类制图教材、习题集、图册、挂图10余册。由他主编的《机械设计与制图综合教学图册》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被列为国家级“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期报道由曹桄老师的两位学生供稿,以此重温难忘师恩情
工匠精神的传播者
时光荏苒,转眼大学毕业已有二十余年,青春的记忆渐渐变得模糊,而恩师们的谆谆教诲却历久弥新。
大学时期,《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这门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掌握该课程对于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乃至职业生涯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幸当年我们遇到了一位优秀的教师:曹桄老师。他不仅兢兢业业地教我们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也通过言传身教,让我们懂得机械工程师所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记得当年的制图课是在专门的制图教室里上的小班课,我们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用二维图样来表达三维的零件,需要一定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如何能根据两个视图,想出零件的结构,并补画出第三视图,这就难倒了我们。但曹老师备课充分,上课认真指导每位同学,并能很快地在黑板上徒手勾勒出零件的三维立体图,帮助我们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记得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学生时代最苦的日子已经熬过去了,等待我们的将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直到遇上机械制图大作业,要在A0图纸上绘制复杂的装配图,才知道什么叫做“苦”。每次大作业,我们需要在制图教室里面对着单调乏味的黑白图纸没日没夜地画好几天。一开始有的同学甚至抱有糊弄了事的心态,而当我们看到年过六旬的曹老师每天起早贪黑,一直在制图教室里细心地指导每位同学的作业,我们心中又充满感激和愧疚。最终,每位同学都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的机械制图大作业。
曹老师能够结合工程制图的规范性和细致性,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培养我们认真、细致和负责的态度。他上课充满热情,激发我们对制图的兴趣。记得曹老师为了提醒我们要制图规范,在讲到组合体尺寸标注箭头时他曾风趣地说:“箭头绘制一定要标准,不能太粗,否则老师看到同学们的组合体标注时,就感觉像‘万箭穿心’了。”他很严肃地告诉我们:“绘制图样一定要准确,需要将设计思想准确地传递给制造人员,一旦表达不准确,可能就会导致整个产品的报废”。
正是曹老师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影响了我。我在博士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成为一名教师。留校任教以来,我同样担任了《工程制图》的主讲教师,现在的教学过程虽然有了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的展示,但是我还是注重在黑板上带着同学们一起绘图,辅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我会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努力传承曹老师的优良品质。
(以上内容由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周亚勤提供)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我于1994年考入中国纺织大学机电专业,2004年3月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能在学术科研这条路上锲而不舍地走到今天,离不开母校数位老师无私的关爱与帮助,其中机械学院的曹桄教授更是令我在入学之初就深感崇敬,由此萌发并坚定了走上教学与科研之路的决心。
虽然已经毕业20多年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入学第一学期曹老师就担任了我们班《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的授课教师。曹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他强调:“学会一门技能是次要,更重要的是培养机械设计中细致严谨的作图风格。”曹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曾经完成的制图,让我们大为惊叹。后来,很多行业推崇“工匠精神”,而我有幸在30年前,就得到了这种价值取向的引领。
曹老师强调作图要细致,要严谨求实。在他的讲解中,图纸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面、每一个制图符号都极为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细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设计的歧义,引发严重的后果。我们每个同学都在他的这种精益求精的引导下,慢慢形成了独立的作图风格。曹老师每次都对我们的作图一一点评,哪怕我们全力以赴的成果,在他的检视下,仍然“漏洞百出”。以至于,那时把图纸捧到曹老师面前检视时的期待又惶恐的心情,时隔多年,仍令我记忆犹新。
曹老师不光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更是一位精于钻研的学者。我记得在那个学期放假前,曹老师召集了我们班部分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他设计的一套“三维尺”,这套尺中的每一把都可以独立地绘出某一个透视方向的三维立体图象。设计巧妙简洁,极富创造性,这套工具解决了机械手工制图中的手工三维作图的难题,极易学习和使用。短短半小时的讲解后,我们背着曹老师给的“武林秘籍”,纷纷踏上了回家过年的火车。那个春节,窗外鞭炮阵阵,而我则趴在绘图板上精心作图,只用一把看似奇怪的尺,就能迅速而准确地画出各种三维立体形状的透视图,父母大感惊叹和欣慰。
第二学期返校后,部分同学还参与了曹老师主编教材的编写工作。虽然只有很少的作图工作量,但同学们都非常荣幸能进入“参与编写”的人员名单。大家第一次见证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进入严肃的书籍编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毕业20多年,很多同学还一直珍藏着。
我们有幸在课堂上得到曹老师的倾心指导,他不光教会了我们作图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位敬业博学的长者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儒雅、求实创新、乐观豁达。“传道授业解惑”经过他的“演绎”,散发出理性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多年来,受曹老师指导并学有所成的学生不计其数,遍布全球各地,大部分都在各自领域有相当的建树。很多年后,我在学校的一本退休教授晚年生活的杂志上,又一次看到了曹老师。他在退休之后,发挥余热,指导邻居家的小朋友学习钢琴获得了大奖。我惊叹不已:一位学者,不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文艺领域,都能看到他那种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品格,渗透并塑造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一代又一代的后辈。
如今我已经从教近20年,有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思路和风格,我很感激曾经十多年的工科学习生涯以及曹老师在专业学习之初对我的点拨,正是在此期间培养的那种善于钻研、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习惯和素养才使得我在新的领域中依然无往而不利。我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因为文理交融得到了长足进步,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全面、更理性了。
值此学校70周年校庆之际,衷心地祝愿曹桄先生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以上内容由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教师 周建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