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语言文字工作重要大事(2007-1-23)
作者: 发布时间: 2007-01-23 浏览次数: 431

               ----纪念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
1949


    ★ 10
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吴玉章为常务理事会主席。

1951


    ★ 6
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并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 12
26日,周恩来指示在文化教育委员会内设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组成名单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主任委员马叙伦,副主任委员吴玉章。

1952


    ★ 3
12日,政务院文教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向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转呈马叙伦、吴玉章草拟的关于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报告和工作计划纲要,22日,毛泽东批示同意这个报告

1953


    ★ 10
1日,党中央内设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主任胡乔木、副主任范文澜。

1954


    ★ 10
8日,一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机关之一。吴玉章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 11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汉字简化方案的指示》。

1955


    ★ 1
1日,《光明日报》在全国各大报纸中率先改传统的右起竖排为左起横排。

    ★ 1
7日,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向全国各地征求意见。《草案》包括《798个汉字简化表》《拟废除的400个异体字表》《汉字偏旁手写简化表》。

    ★ 5
1日,毛泽东致信蒋竹如:兄作语文学研究,提出不同意见,我虽未能同意,但辩论总是会有益的。拼音文字是较便利的一种文字形式。汉字太繁难,目前只作简化改革,将来总有一天要作根本改革的。

    ★ 5
6日,刘少奇听取吴玉章汇报后,提出三点意见:1.为了减少社会震动,简化字要分期分批进行,原来的繁体字要保留一个时期,不要马上废除。2.汉民族要有统一的语言,学校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可以考虑作出这样的规定:老师在一定时期内学会普通话,今后凡是不会讲普通话的,不能当教师。3.拼音方案制定后,要用来作试验,可以试译《毛泽东选集》。

    ★ 8
14日,董必武任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主任,郭沫若、马叙伦、胡乔木任副主任。

    ★10
15日,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通过《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陈毅、郭沫若、沈雁冰、吴玉章、张奚若、叶恭绰、胡乔木先后讲话。

    ★ 10
25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议由郭沫若致开幕词,陈毅讲话,罗常培、吕叔湘做主体学术报告。

    ★ 12
22日,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表内列异体字810组,共计1865个字,精简后保留810个字。

1956


    ★ 
元旦起,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报纸全部改为横排。

    ★ 1
20日,毛泽东在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发表赞成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的讲话。

    ★ 1
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决定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大力推广普通话、早日确定《汉语拼音方案》,并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比较适宜。

    ★ 1
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关于〈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决定成立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由陈毅任主任。

    ★ 1
31日,《人民日报》发表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方案》分三个部分:《汉字简化第一表》列简化汉字230个,已经由大部分报纸杂志试用,自195621日起在全国印刷的和书写的文件上一律通用;除翻印古籍和有其他特殊原因以外,原来的繁体字应该在印刷物上停止使用。第二部分《汉字简化第二表》列简化汉字285个,第三部分《汉字偏旁简化表》列简化偏旁54个。

    ★ 2
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的通知》。

    ★ 2
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示》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指示》分12条,对全国各行各业,各机关、组织、团体都提出了要求(在此前后,教育部、高教部、文化部、铁道部、交通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广播事业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陆续发出关于在本系统贯彻国务院《指示》和《汉字简化方案》的通知)。

    ★ 2
12日,《人民日报》刊载《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 2
16日,中央普通话语音研究班第一期开学。该研究班至1960年共办9期,每期半年,共培养汉语方言调查和推普骨干1666人。

    ★ 3
12日,陈毅主持召开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

    ★ 9
26日,吴玉章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写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文字改革

    ★ 
国务院决定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郭沫若任主任,张奚若、胡乔木任副主任。

1957


    ★ 6
25日,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汇报会,明确提出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 11
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并准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批准。

1958


    ★ 1
1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报告会上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规定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并对这三大任务进行阐述。

    ★ 2
11日,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认为,应该继续简化汉字,积极推广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同时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 5
5日,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作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号召积极地进行汉字的改革

    ★ 7
25日,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在北京举行。25个省市的141名师生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出席。84日,周恩来、陈毅接见观摩会全体代表。

    ★ 8
25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是奇迹,也是经验》,赞扬福建省大田县积极推广普通话。

    ★ 10
1日,文字改革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展览会分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方案》和推广普通话等部分,周恩来题写会标。

1959


    ★ 2
24日,内务部、教育部联合发布《汉语手指字母方案》。

    ★ 5
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农村中继续扫除文盲和巩固发展业余教育的通知》,要求试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的办法帮助扫除文盲。

    ★ 7
27日,内务部、教育部联合发出《试行规范化聋人手语的通知》。

    ★ 8
1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上海召开第二次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4名代表出席。

    ★ 10
月,国家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帮助壮、布依、苗、彝、侗、哈尼、傈僳、佧佤、黎、纳西等10个民族创制了拼音文字,帮助傣、景颇、拉祜等3个民族在原有文字基础上改革了文字。

1960


    ★ 4
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指出,山西省万荣县注音识字的经验是我国文化革命中一项很重要的创造,应当在全国迅速推广在学生、教师和青年工人、农民、店员、职员、部队官兵中大力推广普通话,造成风气

    ★ 8
1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青岛联合举行第三次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1名代表出席。

1961


    ★ 7
22日,国务院将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和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合并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964


    ★ 3
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发出《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

    ★ 5
月,《简化字总表》出版。《总表》分成3个表:第一表收入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入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入应用第二表类推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

    ★ 9
17日,第四次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在西安召开,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解放军的199名代表出席。

1965


    ★ 1
30日,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出《关于同一汉字铅字字形的联合通知》,并公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6196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