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在长宁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交流会上作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 2022-01-18

12月15日,长宁区召开“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凝聚的故事》交流展示”活动,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参会并作“服务群众办实事,比学赶超当先锋,打造新时代凝聚力工程”主题发言。

作为长宁区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凝聚力工程”学会副会长单位,东华大学党委将“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好“办实事”实践活动同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相结合;同推动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创新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激发奋进新征程的新动力,努力交出第二个百年“赶考路”上的满意答卷。

党委统筹谋划,领导干部带头,推动“办实事”落地见效。第一时间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分类指导。学校层面建立校领导牵头的“6+6”重点发展和重点民生项目,聚焦创新基层党建示范建设、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拓展党建帮扶乡村振兴新路、提升就业创业质量、优化校园基础服务设施和智慧平台等方面,有效凝聚奋进力量,其中2项重点民生项目和2项重点发展项目入选市教卫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示范项目;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也有力有序推进80余项重点发展和民生实事工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在前、作表率,依托党支部联系点等确定“办实事”项目,深入开展“面对面”问需调研和各类实践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办实事”相关活动1100余次,参与人员逾17000人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50余个,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学思践悟新思想的自觉,激发了“比学赶超”的担当作为。

立足岗位行动,拓展工作覆盖,推动“办实事”示范引领。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联系服务师生群众与区域化党建联建相结合,形成了各级党组织聚焦用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居民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人才优势,组建市、区、校三级专家宣讲团,面向长宁区提供高质量“课程菜单”,在与长宁区委组织部联合推出首批10讲精品“四史”党课基础上,持续推出系列“红色精品党课”;组建并精心培育“薪火愚园”党员志愿服务队,与长宁区联合推出“锦绣·长宁”红色足迹路线,以非遗面塑定格动画视频等形式重塑“长宁弄堂里”的革命故事;深入开展区校合作、街校牵手、社校结对“三大行动”,有效推进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党建联建育人联盟;深化持续27年的“家在华阳”品牌建设,共建“东华大学—华阳路街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科技成果发布与企业需求对接“实事服务工程”,与长宁区多家企业就产学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达成合作意向;积极参与长宁区“我身边的好党员”活动,同时,持续深化“党员公益服务先锋”计划,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主动与长宁区加强沟通、联勤联动,组织师生党员参与防疫知识宣传、翻译等志愿服务,年均提供公益服务达30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10000小时,有效发挥基层党建在引领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聚焦机制建设,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办实事”常态长效。学校党委坚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相贯通,努力将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结合起来,将解决师生群众“急难愁盼”实事作为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落脚点,探索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着眼长远,围绕发展大局、突出重点群体、聚焦民生领域,不断提升办实事质量水平,探索建立了“党的创新理论纳入思政课教学长效机制”“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示范引领长效机制”“党群服务阵地效能提升长效机制”“青年教师成长帮扶长效机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建联育长效机制”“党建引领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等,推动“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

一年来,学校多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青年优秀志愿服务集体、上海市优秀慈善义工活动组织者等荣誉;连续两年入选区域化党建共建项目,学校多次荣获区党建联建优秀单位。下一步,学校党委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基层党建“继续探索、走在前头”的指示要求,更加积极地融入新时代区域化党建共同体,以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为抓手,不断强化互联互动和共享共融,持续构建完善“组织联建、党员联动、服务联抓、活动联搞、和谐联创、发展联谋”的多元化、一体式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与效能,转化为推动区域深度融合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贡献东华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