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而人才培养质量无疑是其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使命。近年来,学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适应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的需要,确立了以国际化发展作为时尚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紧紧抓住“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研究平台、教学环境”五大关键要素,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一、注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创新
学校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引进国际时尚创意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与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校先后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美国纽约时装学院、英国伦敦时装学院、法国高级时装学院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包括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课程合作、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师资培养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紧密合作,探索建立国际时尚创意人才培养的长效运行机制。获得上海市8个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之一的“东华大学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招收9届近600名学生,该项目采用“3+1”教学模式(三年在东华大学学习、一年在日本文化学园学习),为培养“日语+设计”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特别是日文原版教材的使用,高水准中、日、美、法多国师资队伍的联合培养,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注重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根据时尚创意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准确把握规律,在认真调查、具体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使其充分体现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实践要求的现实性和现代时尚创意的动态性。学校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服装院校代表,参加国际服装技术学院基金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单位。在这个国际教育的大平台中,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开展中外课程合作,近五年来,学校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韩国、芬兰、荷兰、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80多位教授开展了72门时尚创意合作课程,近6000学时。课程合作涵盖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艺术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近期,日本著名艺术家、日本文化女子大学斋藤光弥教授为学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开设了纺织品印染设计课程,课程结束后,他这样评价东华的学生:对比日本文化女子大学以及其它院校,东华的学生是最令他满意的!
三、注重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进一步加大时尚创意学科教师国际化培养和国际交流的力度,每年派出一批教师到世界知名时尚创意院校学习,将全英文课程或双语课程建设纳入教师出国进修要求。同时,大力聘请外籍教师来校开设核心课程,开展联合教学,实现兼职教师的国际化。目前已聘请32位国外著名教授、专家担任学校
四、注重国际化的研究平台建设
学校大力支持和国外知名企业建立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在促进双方科研人员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目前,一批国际化的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已经建立,如中韩服饰交流研究中心、韩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心、东华—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中心、东华—德库宁国际设计中心、东华—祥明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东华—意大利IED品牌营销与时尚设计中心、东华-GRYANA牛仔品牌设计研发中心等等。国际化的校企协同创新研究平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综合基础扎实,开拓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业界对东华学生的一致评价。如知名企业ESPRIT的领导评价所说:我们企业在用人方面形成了“东华现象”,80%的买手都是东华培养的优秀人才!
五、注重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建设
自1995年起,学校已承办十八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连续十一年主办“环东华时尚周”,举办了众多专业展览、时装发布、专业比赛、国际性讲座,促进了世界各国时尚创意教育的沟通与交流,推动了学校时尚创意学科的发展。近年来,根据上海时尚之都建设和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学校和长宁区正在着力推进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区”将以时尚人才培养为目标、时尚科学研究为核心、时尚产品开发为基础、时尚文化营建为特征的符合现代时尚创意产业规模产能发展需要的开放性功能平台和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广阔的平台。
实践表明,学校国际化的时尚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学习工作适应性,显著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将继续紧抓五大关键要素,深入推进时尚创意学科的国际化进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