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传承——追思九三学社前辈陈人哲先生

发布时间:2024-01-17浏览次数:13

117日,陈人哲先生追思会在延安路校区举办。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英出席并讲话,退休党委书记吴小军、机械学院院长单鸿波、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毛志平以及陈人哲先生亲属、学生、生前同事、九三学社社员代表等共同参会,缅怀致敬先生追梦纺织机械的教育人生。追思会由机械学院主办,单鸿波主持。

追思会现场

陈革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陈人哲先生对纺织机械学科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先生始终秉持严谨客观的态度、独立思考的精神,一生致力于纺织机械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爱岗敬业、淡薄名利的精神品格值得发扬和传承。

朱英在讲话中表示,追思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期待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传承和发扬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追思会上,单鸿波代表学院介绍了陈人哲先生的生平事迹。他表示,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与党同心、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为人谦逊、豁达人生”的精神品质将时刻激励学院全体师生继续前行,不断推动学科发展和学院各项工作。单鸿波还宣读了原全国妇联副主席、纺织机械1955级校友谭弗芸女士发来的缅怀信件,信件中谈到“我们追思陈人哲教授,就是要学习他‘热爱学生、倾心施教’的育人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学风,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毛志平追忆了先生为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对先生严谨的学术精神和高尚的精神品格表示由衷敬佩,表达了对先生离去的不舍。

吴小军表示,陈先生用一生的坚持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不断传承延续。陈人哲先生的学生、机械学院原党委书记于正书,机械学院原副院长毛立民分别追忆了先生一辈子潜心育人、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的崇高风范;1959级校友道德锟、1977级校友谢征恒、苗孟河等身在海外的多位学生也以线上参会或信件等形式,回忆了与恩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恩师深切怀念。陈人哲先生生前同事,机械学院退休老同志王生泽、于平、蒋柏春、周炳荣、李恩光、李金海在发言中,追忆了先生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往事,希望青年人从先生的学术精神和思想品质中汲取营养;机械学院高志民还专程为陈先生创作一副挽联,表达缅怀之情。

陈人哲先生生前同事、学生等相继发言

唐泳女士代表陈人哲先生家属致答谢词,感谢学校、机械学院、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长期以来对先生及家人的关心、关怀,感谢其生前的同事、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担当,以成果和业绩告慰先生。


唐泳女士代表陈人哲先生家属致答谢词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陈人哲先生的纪念视频《百岁老人与东华》,深切感受了先生对学术的不懈追求、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和春风化雨般的育人情怀,大家感到先生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导历历如昨。

先生已逝,风范永存。机械学院师生将继续砥砺奋进,传承陈人哲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进一步弘扬“大先生”风范和教育家精神,为机械学科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缅怀陈人哲:追梦于纺织机械的教育人生


陈人哲教授于202311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101岁。他曾任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纺织机械学科学术带头人,校九三学社主委。

陈人哲教授1921628日出生于上海,新中国成立前留学英国,1949年夏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从国外归来报效祖国。他是东华大学建校初的首批教授之一、1959年全校首批4名研究生导师之一,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人哲教授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追梦于纺织机械教育事业,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为学校和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踏上归国旅途

陈人哲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留学英国,1949年夏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他从国外归来报效祖国。他是东华大学建校初首批教授、1959年全校首批4名研究生导师之一,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人哲教授是我国纺织机械教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为学校和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陈人哲自幼家境清寒,父亲以从事纸业店员为生,他一贯刻苦好学,考试常常名列前茅。1940年,他以第二名的高分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课余之暇留厂兼职,半工半读,其间曾因染上肺病休养一年。1945年毕业时,恰逢日寇投降,艰苦抗战结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他由衷感到无比喜悦。1946年,陈人哲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公费留学英国学习纺织工程的机会,当时仅两个名额。1947年夏,陈人哲和同时考取的公费留欧同学几十人一起,坐船离开上海分赴欧洲各国,陈人哲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纺织系,主攻棉纺专业。

(陈人哲(前排左一)1947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

陈人哲留英期间,当时在曼彻斯特的留学生比较多,每个周末大家都参加学生会活动,畅谈和交流各种情况,大家最关心国家大事。当听到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时,身在国外的同学们抑制不住地喜悦。当陈人哲拿到硕士学位后,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即将踏上归国旅途。

亲历开国大典,热血沸腾立下报国之志

19497月底,陈人哲等一批中国留英学生,乘坐英国轮船辗转香港,终于在9月中旬抵达天津。当时船上生活十分艰苦,航程中还有被国民党军舰劫持的危险。数日后,包括陈人哲在内约有20余人由黄新民(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留学生管理处处长)带领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

当时正值开国大典前夕,各地代表纷纷云集北京。令陈人哲无比兴奋并终生难忘的是,能够亲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1949101日,归国留学生来到庄严的天安门广场,看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首都上空冉冉升起,亲耳聆听到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刻,陈人哲热血奔腾,深感无限光荣和幸福,报国之志终将实现了。

参加开国大典之后,陈人哲在北京学习数周,并被征求是否愿意留在教育部工作。陈人哲考虑到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想继续从事本行的技术工作,为建设新中国发挥作用。于是,陈人哲在1949年底离京返沪,在苏中机械厂主持纺织机械设计工作。1950年初,陈人哲转入中国纺织机械制造公司,从事自动换梭织机设计工作。1951年,因国家民航局在沪筹建长江麻纺织厂,陈人哲又转入该厂负责机械设备。1952年,正值华东纺织工学院(东华大学前身)刚建校,陈人哲即被上海纺管局调来机械系任教,从此踏入新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事业的大门。

投身纺织机械教育,是潜心教育教学的开拓者和掌舵人

新中国成立后,纺织机械作为装备纺织工业的“大国重器”,创办纺织机械教育迫在眉捷。第一个纺织机械专业、第一本纺织机械教材、第一个纺织机械研究室在华东纺织工学院诞生,一批批纺织机械专业人才奔赴全国,为建立新中国全套纺织机械的生产体系起到重大促进作用,为解决人民穿衣问题、纺织行业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纺织机械学科创始人之一,陈人哲带头编写了《纺织机械设计原理》等教材,并获得纺织工业部优秀教材奖。当时,英国作为老牌纺织国家没有纺织机械专业和课程,日本也只有《纤维机械学会志》杂志,将期刊文章整理成教材工作量太大,苏联有相关专业和教材,陈人哲就从组织翻译开始。同时,他下苦功夫钻研德文和日文,学习多国理论和技术。

(陈人哲教授手稿)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教材(总三册))

(陈人哲《纱线力学》手写稿讲义稿)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各地逐步建设大型纺机制造厂,逐渐生产出能够独立设计制造的整套纺织染设备。为培养这方面技术力量,我校纺织机械系起到重要的骨干作用。陈人哲与教研室成员一起,密切结合国内生产实践,将自己多年累积的教学资料成果着眼于国情和教学需要,主持编写了《纺织机械设计》教材。经过多年试用和改进,终于在1963年正式出版,并被全国纺织院校采用。不久,陈人哲又率先招收和培养我国纺织机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祖国培养纺织机械方面的设计研究人才。

陈人哲教授是我国纺织机械教学的创始人和掌舵人,他不仅为学校培养了许多专业教师,还主审了一系列的纺织机械教材,包括新型纺织化纤机械设计,染整机械设计,纺纱、织造、化纤、染整机械丛书以及纺织机械史等。除了纺织机械,陈人哲教授还专长纺纱力学研究。他曾为研究生开设《纱线力学》课程,出版专著《纱线力学问题》,此书是当时国际上唯一的研究纺纱过程中纱线力学的著作,曾获1992年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优秀教材奖。

陈人哲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常与学生说,“要提高研究课题的兴趣,有兴趣就会钻进去,被动是学不好,搞不好的。”“不管它有用没用,喜欢就学。但学得好还是要自己主动钻进去,收获就大。”“还有时间的考验,逐步积累,没有什么天才,还是要下功夫。”

64岁的陈人哲教授(中排右四)参加锭子术语、铣距国家标准审定会)

陈人哲在1993年退休后,仍继续为学校和社会发挥着余热。他爱国奉献、潜心学问、淡泊名利、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德,深深被东华校园里熟悉他的人所尊敬和称颂。他拒绝名利诱惑,依旧呵护与坚守着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纯洁性。许多人说:“陈人哲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地安于做学问,是个甘于寂莫的学者典型”。

几十年来,陈人哲对祖国沧桑巨变的一片繁荣景象深受感动和鼓舞。回顾往事,感慨万千,他曾满腔热情地写下一首诗:“白发自渐少壮日,恨无杀敌凌云志。寒窗苦读圣贤书,热泪空弹今古事。远去重洋为报国,归来华夏正逢时。醒狮威吼震雄姿,千载升平庆盛世。”

深切缅怀陈人哲教授,他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前行,为中国纺织机械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