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寻革命根源继星火方舟 ,念英雄暮年敬忠骨将心”实践团7月12日活动通讯
发布人:芈凌佳  发布时间:2017-07-14   浏览次数:173

人文学院“寻革命根源继星火方舟 ,念英雄暮年敬忠骨将心”实践团712日活动通讯

—杳杳寒山道

兴国县坐落在赣南山区,没有大城市的雾霾,空气清新,水质甘冽,碧天如洗,晴朗明媚,但同时也意味着暴晒、酷热和交通不便。继昨日采访钟发镇老红军之行后,今早实践小队搭乘专门租赁的客车,随着谢鹏老师的步伐赶往第三位,也是此次社会实践中距离最远 、最偏僻,同时也是路况最复杂的老红军家中。

客车从县城酒店出发,径直往郊区行去。高楼、商店、居民楼等向后略去,渐渐稀疏,忽然司机方向盘一打,车便拐入勉强可供二车并行的水泥路,两边是种植水稻的农田,田垄上依稀站着几个农民。路旁绿树成荫,渐趋杂草丛生,一拐弯爬上一个大仰角的坡,车便开始颠簸了。路况极差,黄泥道上坑坑洼洼 、乱石星布。客车仿佛在山路上笨拙地行走 ,每跨一步便吱嘎作响,黄泥地上两道明显的车轮印,一边靠山,另一边就是悬崖。人们在座椅上左摇右晃,看着前方九曲十八弯的大坡度窄路,生怕下一秒就翻了车去。万幸,客车顺利到达村前的小路口,客车无法通行,一行人徒步来到老红军家中。

进门时先见到老人七十多岁的儿子,而后才在堂屋东侧的房间中见到老人。两位老人只会说客家方言,所以我们临时请当地村民代为翻译。二老都鸡皮鹤发,手臂上青筋凸起,特别消瘦,但热情好客,不住地请成员们喝水吃茶点水果,整个采访过程都在乐呵呵地微笑。钟老今年99高龄,精神尚可,并无大病,但记忆力衰退,当小队成员想请钟老讲一讲当年的老人参加红军的经历时,老人急忙起身回房取出当年鉴定老人为红军失散人员的资料。哆嗦着手翻了很久才找到。所谓的资料不过是一张横线作文纸,上面简略说明了老人当年参军的经历。以及老人的亲属。当时为了抵抗敌军,兴国县达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老人也是在那时为了参军而假结婚,一直在医院里照顾伤员。只后在长征刚开始不久得了重感冒。长官让他放弃参军回家。此后一直务农。一行人聊得火热,临别时老人还站在门口向大家敬礼。

三天下来,有退伍后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徐老,有得到过人民日报采访报道、而今病入膏肓的钟发镇老人,也有几乎被遗忘在山中的钟希悦老人。老红军作为一个正在消逝的特殊集体,应该收到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让老红军们安享晚年。

人文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吴潇婷

 201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