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志义工发展中心“走进中国夏布之乡承继华夏不世瑰宝”实践团
7月13日活动通讯
夏布刺绣博物馆,前辈成就流万年
夏布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很多名人学者致力于发展夏布,宣传夏布,传承夏布。
今天,《走进中国夏布之乡,承继华夏不世瑰宝》实践团队分为两部分,进行两个任务——采访夏布刺绣传承名人张小红老师;扩大范围寻找更多的人填写关于夏布的调查问卷。
有着新余渝州绣坊“绣娘”之称的张小红,从小喜爱编织刺绣的她,因企业改革失业在家,但她并不怨天尤人,决然前往苏州学习刺绣手艺。每天清晨4点起床,深夜才上床睡觉,张小红很快熟练掌握了苏绣的基本技巧和装裱技术。一年后,她用囊中仅剩的钱全部购买了刺绣工具和样本踏上归途,带领几名下岗女工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创业之初,张小红既是师傅,又是绣娘,集管理、教育、创作、销售等于一身。她的作品也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和认可,并成功举办了个人刺绣作品展。
2004年,张小红创办了江西渝州绣坊,在传承传统民间刺绣的基础上,研究出夏布艺术刺绣,被列为中国刺绣艺术的新绣种,填补了江西刺绣艺术的空白,被专家誉为“中国夏布第一绣”。 自2006年起,渝州绣坊年销售收入每年以70%的速度增长,产品远销海内外,培养造就了一支包括省工艺美术大师、省民间艺术家、精于刺绣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法娴熟的绣娘在内的研发生产队伍。2009年,张小红创立了新余市夏布刺绣艺术研究所,2011年成立了张小红技能工作室,培养了200多名绣娘,其夏绣作品曾先后荣获“百花奖”、“山花奖”、“文博杯”金奖等国家、省级奖项40余项。张小红精心绣制的多幅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刺绣艺术馆等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如今,张小红头上拥有了一个个光环,但她并未停止追求的脚步。她告诉我们,她心中有一个梦想:不断提升江西夏绣的艺术审美价值,把夏绣打造成“中国第五大刺绣”。今后,她将加快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中国夏绣园”产业基地,使之成为集夏绣生产、展示、人才培养、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
采访团队作为今天的主要团队将任务进行的很好,另一问卷征集团队虽然过程并不理想,但依旧发挥了很大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在赶往各个公园等人员密集区时,实践者们积极给老人让座获得了一片好评。
砺志义工发展中心阳光公益服务队赵欣欣2017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