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生至味,悟公益之情
2017年10月13日11时20分,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志愿者准时从东华大学出发前往巴金故居,即使灰蒙蒙的天气也无法影响志愿者积极的心,在地铁上几经辗转,再经历一番简短路途,志愿者终于在12:50提前到达巴金故居,在换上工作服戴起工作牌后,还未到指定上岗时间便提前上岗,这无不体现了东华学子的热心公益之心。从开始工作到故居闭馆,志愿者除去必要的休息时间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即使工作内容枯燥无聊,再加上长时间站岗的体力消耗,志愿者也未曾说过一句怨言。其间,除了多次提醒游客在故居内无法拍照和请勿触摸展品外,志愿者还多次为游客讲述巴金故居组织架构,巴金先生的生平事迹,故居曾经的小故事等多方面与巴金先生有关内容,得到游客的多次感谢,志愿者也以礼貌相互回应。在巴金故居即将闭馆时,经由保安大叔提醒,结束了一下午的志愿者活动,在6:30左右抵达学校。
在长达4小时的志愿者活动中,志愿者曾多次与游客探讨巴老,愈发感觉巴金先生的伟大,巴金先生一直用爱在进行写作,一生只取了一位妻子,也就是萧珊女士,在1972年萧珊去世后,巴金一直将她的骨灰放在床头的五斗柜中,直到2006年11月25日,根据巴金先生遗愿将他和妻子的骨灰被撒入东海。
在现今的一个纸醉金迷的时代,又有多少个如此至真至情之人,一个情字,简单的是十一笔,多少人学了一生还未学会。这简简单单的一次志愿者活动,却让人收获良多。来到巴金故居,细细品味,在小小的故居中兜兜转转,向巴金学生学习,品人生至味,悟公益之情。
黄涛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