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资助问卷,提供宣传建议
发布人:吴朵  发布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475

分析资助问卷,提供宣传建议

 ——东华大学化工学院赴安徽省阜阳市实践团


2021713日,东华大学化工学院赴安徽省阜阳市实践团、东华筑梦宣讲团的宣讲活动已进行到了第五天,今天,宣讲团团队的最后一名成员也来到了阜阳。至此,九名成员集结完毕,宣讲团会团结协作,肩负使命,以高昂的斗志,更大的激情投入接下来的工作中。

今天东华筑梦宣讲团在颍上一中投放的问卷进行分析总结,为了解颍上县的高中生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颖上县对于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效果,实践团设计此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学校、相关部门的资助政策宣传与扶助总结相关经验、提供相关建议。为保证样本的可靠性,避免偶然性,宣讲团随机在颍上一中的56个班级当中挑取了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此次问卷调查活动问得到98位同学的参与,可以认为样本具有普遍性。参与者年龄在1518岁之间,在参与者家庭情况方面,近七成成员认为自己家庭一般,有7%的参与者认为家庭拮据,有14%的参与者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或低保户。有28%的同学受到过我国的国家资助。调查中宣讲团发现,有31%的同学仅听说过国家资助政策,57%的同学仅少量了解,8%的同学比较了解,仅有一人非常了解。在获取自主政策相关情况的渠道方面,超七成参与者是通过老师、同学和家长的介绍,其次为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然后是报纸书籍等传统途径。绝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属于国家资助政策,仅有四成同学认为伙食补贴和学费减免属于国家资助政策。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56%的参与者仅听说过,32%的参与者比较了解,8%的参与者非常了解,4%的参与者没有听说过,在第一次听说国家助学贷款这个名称时,九成同学没有联系到校园贷等不好名词,绝大部分同学仅是感觉是国家助学性质的,与一般贷款不一样,9%的同学半信半疑,没有很深印象。在关于是否会申请助学贷款,七成同学表示看经济情况而定,14%的同学表示愿意,因为助学贷款可以暂时减缓经济压力,16%同学表示不愿意,因为觉得程序繁琐复杂而且贷款以后总是要还。关于是否愿意在大学参加一份勤工助学工作,80%的同学表示愿意,为能减轻经济负担,勤工俭学,能更加独立生活,10%的同学表示还不确定,因为他们说自己不善交流,担心处理相关的人际关系,仅一名同学表示不愿意。最后,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效果上面,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国家资助政策帮扶程度大,可以切实的解决上学问题,少部分同学表示不甚了解国家政策,所以不是很确定。

宣讲团此次调查问卷样本合理,随机取样,数据能比较准确的反应出颍上县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情况,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对国家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一般,在今后的宣传中,应运用手机等新媒体网络加大如助学贷款等方面的相关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国家资助政策如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给了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希望,点燃了他们读书的梦想。同学们不至于因生活困境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在国家的帮扶下可以勇往直前,靠知识改变命运,并树立起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是很有价值的。

(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孙殿凯)


队员心得:

克服困难,勇担使命

烈日高悬,骄阳似火。来阜数日,天气甚是炎热,对于来自夏无酷暑、凉爽干燥的山东沿海的我来说,天气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初来时便被灼热的阳光烤的有些眩晕,身体轻飘飘的,脚像踩在棉花糖上,软软的。幸而队长出发前准备了充足的防暑物资,用小淋冰宝贴降了温,室内在队友的关照下休息了许久便恢复过来,最后被迫人生第一次在太阳底下打伞,也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队友协同努力,克服困难,勇担使命,在这个有爱的集体中,我们一定能更好的相互磨合,一路相携,成功完成任务。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孙殿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