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扶智,知识扶志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赴江西赣州上犹实践团
时间来到7月26日,今日实践团的活动安排为带领困难生与困难生家庭及留守儿童尝试手工扎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而在乡村,师资力量远远弱于发展较好的城区,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难以得到充足的学习资源,并且缺少了解更多新奇知识的渠道。除此之外,在暑假这样长时间的假期里,没有老师的监督和辅导,孩子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解答。在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实践团对实践地困难生家庭进行知识帮困,对孩子们暑假作业中存在的疑难进行辅导,同时,团队内的成员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结合纺织专业相关知识,带领孩子们尝试手工扎染,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渴望知识的种子,扶智助飞,助力乡村振兴。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26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沿着曲折的山路,在村书记和组长的带领下去到当地群众家中,给当地的留守儿童、贫困生传授学习经验,并向他们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国家资助政策。这些孩子大多与家中的老人同住,在作业中遇到问题时,也难以得到帮助,实践团成员此次的到来,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中午稍作休息后,虽然下午的一场雨打破了我们原有的计划,但我们马上调整了计划。晚上,实践团成员来到宾馆附近的紫阳广场,召集了附近的孩子们来一起尝试扎染这个新鲜事物。经过几个小时的尝试,孩子们成功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扎染作品。
活动结束回到宾馆,实践团成员进行总结,其实山中的孩子们在暑假,最缺少的就是陪伴。因为实践团成员们察觉到,在实践团成员们到达后,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欣喜,在孩子们与实践团成员的交流过程中,孩子们问的不只是自己的功课问题,更多的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而晚上进行的扎染活动,也可以视为一颗种子,一颗想要走出外面世界的希望的种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闫昊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