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总结通讯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慈善义工队
发布人:吴朵  发布时间:2021-10-03   浏览次数:579

实践总结通讯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慈善义工队

<1>实践总结

以情动人关怀到家,为梦发声播种希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慈善义工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践。实践团成员全部来自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困难生占比达到85%。本着“国家将资助于我,我将资助传于百家”的初心,实践团成员认真安全有效地完成了此次实践。本次实践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如下:


一、国家资助政策遍地开花

实践团前往榆次一中,北田镇百姓和高中毕业生家中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调查居民对于政策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多数高中生对于资助政策只有“奖学金”的概念,对于评选要求,资助金额和奖励性质缺乏实质性的了解。但在讲述过程中,他们都表现出较高的专注度,有意了解更加详细的政策内容。在宣传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及时与宣传对象沟通,答疑解惑,留下资助手册和联系方式,方便解答后续疑问。

此外,实践团成员前往了榆次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因提前了解到当地的助学贷款政策并未正式下发,团队成员与办公室人员交流了以往助学贷款的落实情况,申报流程等。由于资助中心来往人流较少,实践团临时将咨询站点改在了教育局外、榆次二中和榆次五中的交叉路上,增加宣传受众,为路过的学生和家长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分享自身办理助学贷款的经验,取得良好效果。政策宣传直接受益人达到60余人。受宣传对象也明确表示,会在今后向邻里乡亲宣传,让国家资助政策进一步遍地开花。

二、人文关怀有温度,社会保障制度贴近生活

实践期间,成员们拜访了当地空巢老人,送去慰问礼品。考虑到老人生活与社会保障体系密切相关,因此队长在行动前让成员提前熟悉政策内容。来到老人家后,关心老人生活状况,同时也了解其对于社保体系的认知、受益程度。老人们对于当前的政策都表示满意,政策的落实效果也非常好。

三、知识课堂彰显计算机学院特色,带来性教育

在关爱留守儿童环节中,成员钟青沅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了二进制和计算机存储原理,并展示了“捕鱼达人”背后的代码,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计算机的种子。赵雪带来了“防性侵”的小课堂,讲述了当前学校中稀缺,但非常重要的性知识。

四、全民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正值建党100年,队长组织大家进行党史学习。实践期间,成员们参观了晋华纺织厂,韩麟符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晋中土地上的光辉党史,继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领悟党的方针,坚定党的信念、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实践结束,成员们陆续安全到家。此次实践意义非凡,是每位成员心中宝贵的记忆。


<2>宣传大使心得

在实践过程中,我确实有非常多的感悟。

我们计划前往进行资助政策宣传的高中榆次一中是团队成员温晓靖的母校,前往的榆次区北田镇巩村也是温晓靖同学的家乡。我们受到了晓靖的班主任和巩村村长的大力支持。因为当地高中在74日便开始放暑假,而78日计算机学院大一结束课程设计后实践队才能出发,因此我们只得改变原计划。我与三位成员录制资助政策宣讲视频发送给班主任,班主任组织了班级学生观看,并给予了我们照片和视频的反馈。视频末尾我们也建立了答疑qq群方便为同学们解决后续问题。最终我们成功通过线上方式将国家资助政策带进了榆次一中。

榆次区巩村村长和当地居民为我们提高了很多帮助。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村长帮助我们联系村中的留守儿童,并为我们提供巩村小学作为活动场地;帮助我们确定了将要探访的老人的地址,以及为我们提供了村中高中在读生、毕业生的学生的家庭地址,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在我们到达巩村时,村长因公事在出差,但他非常热情地表示说如果我们有需要的话他可以及时赶回,接待我们。我们深受感动,更加坚定地想尽自己一份力,将资助政策带进巩村,为学子提供帮助。

来到高中生的家中进行宣传。在我为他们讲解资助政策的时候,大家都听的非常认真,也了解到他们对于资助政策的认识几乎是一张白纸,脑中只有模糊的奖学金概念。多种多样的资助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惊喜和希望。我希望对于他们的资助能变得更加有意义,因此我反复强调了在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告知他们成绩是获得资助的重要条件,也希望他们在获得资助之后,能够和我们一样,将相关的知识在身边传播开来,帮助更多人。也出现了值得反思的现象,一位学生在我们的宣传过程中表现得心不在焉,相反,其家长虽然在一边旁听,但是表现得更加认真,能对我们的内容作出及时反馈。反应出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对于资助政策还是不够重视。我也联想到自身,在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对于其中附带的资助政策宣传手册也只是一览而过,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而自己也是在大二的时候,在辅导员提醒下,才申请了困难生认证,享受了资助。这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改善的。一方面,学校和资助管理中心要加强宣传,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对高中毕业生说明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抓住好政策,好机会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慰问空巢老人过程中,部分老人家中有还在上学的后辈,我们向其简单了解了学生受资助的情况。对于他们自身的生活,团队成员也非常关心,询问其自身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值得欣慰的是,后辈们上学享受到了国家资助,老人的生活也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相伴,政策落实地全面到位。并且老人家生活能够自理,儿女也会经常看望他们,生活过得幸福且安稳。

今年是2021年,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全部脱贫,因此生源地贷款等政策性文件会出现较大改动,我们在实践期间也一直没有等到当地助学贷款政策的正式下发,没机会参与其相关的志愿工作。在到榆次区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办公室与负责人交流之后,我们做出改变,将咨询站点设置在了教育局外,榆次二中和榆次五中的交叉路口上,为路过的群众宣传资助政策。有学生,也有家长。一位大姨让我映像深刻。在我上前询问其家中是否有孩子在读高中或大学时,大姨笑嘻嘻地说自家娃的孩子都在跑了。不过大姨非常乐意与我们交流,认真地了解了所有政策,并且主动向我们索要了多份宣传资料,承诺在回去后向邻里乡亲们,尤其是家中有高中生的家庭,宣传发放。大姨的热情感染了我们。在每一次行动中,我们总都能感受到热情山西人对于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我希望我们实践团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脚步,能带来清晰的政策解答,能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希望我们的每一次行动,都像一颗种子,能开出一朵花,花儿成长,绽放,再将资助政策的种子洒向各地。若有朝一日,榆次的每一位有需要的学子,都能嗅到这份花儿的芬芳,那么我们的行动,便是成功的了。我们是嗅到花香的人,也是传播花儿的使者。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慈善义工队,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