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乡村访村民,慰问朋辈送关怀
——东华大学“倚梦相伴携东华,与爱同行赴固始”7月14日通讯稿
夏末的早晨,陈庙村沐浴在阳光之下,路边吹过暖风,和煦的天气伴着同伴们的好心情,我们再次走进陈庙村,走近当地的村民们。对于一群在都市里呆惯了的大学生,这次前行意义重大。
走访村民之前我们先到陈庙村的村委会,在那里我们了解到村民的生活大概情况,询问村书记陈庙村的脱贫历程,对于刚刚摘掉贫困帽的陈庙,书记还是有很多感慨。村民们团结一心,成立了脱贫攻坚队,留在村里的男子们自愿加入攻坚队,有一些难事大事大家都自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前几天的大雨冲刷之下,好多村民们深受其害,种的玉米全都被大风吹折,家里还进了水。雨停之后村长带着村里壮丁挨家挨户帮忙,甚至我们还在一些空巢老人的家里,看到正在晒着的沙发。
去到村民们的家里,发现大多数人家里都只是女人和孩子,家里的男户主大都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就靠女人照顾。女人们在家既要忙活家里的家务活,又要忙活田里的农活,有的家里孩子小的还要接送上下学,真的是为了这个家付出很多,生活不易。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一家只有两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小宝宝发烧生病,另外三个孩子也都只有五六岁的样子,我们进到家里访问的时候看到忙碌的样子,真心体会生活的不易。
看过村民们生活的艰难,询问关于今年的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福祉。被问到的爷爷奶奶们虽然不明白具体的政策,可谈到近些年的变化时却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模样。村里大道都修了路,不用再担心下雨就出不了门;村长找到一些收货商,将家里养的鸡鸭鹅和种的一些蔬菜都卖给他们,不用担心多出来的东西浪费掉;村里还多建了一些小超市,方便大家买一些东西;对于特困的家庭和只有老人的家里,还有特殊的关照。
我们还设计了问卷邀请村民填写,询问他们关于近些年的变化的真实感受。对于脱贫代表户余东辉一家来说,在他看来脱贫中最大的困难还是劳动力外流严重并且劳动力素质较低导致贫困,贫困人员较多,脱贫帮扶资金不足也导致脱贫中难度较大。
在了解村民的感受之后我们对朋辈送出了学校的温暖关怀。我们慰问的正是我们其中的一名队员,我们在给奶奶讲我们学校的资助政策后,奶奶笑着接过500元的慰问金,对自己的孙子说:“光泽儿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不能辜负学校的关心呀。”奶奶朴实简单的期望听起来却如此厚重。
想来我们也是享受着学校给出的福利,享受着国家给出的优惠政策,身上的担子是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未来。
今天的行程会结束,但是我们的要走的路永远没有尽头。我们今天只是简单的询问与老人孩子们聊聊天,更为艰巨的任务仍然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纺织学院曹友胜
2021.07.14
心得:
我们所到的村子是当地的一个贫困村,大多都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在居住。在走访村民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有许多还不能识字,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也正是“扶贫先扶智”的立意所在,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存在意义。
教育的目的,不光是丰富自己简历,更重要的学习的过程,给人传授科学的知识和高效的方法,提高全民素质,加速城市发展。当村民们接受了一定教育后,能够掌握傍身技能,使用正确高效的方法去生产,把生产力提高,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希望当地的村民都能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日子!
——纺织学院 王开妍
今天我们团队的实践地点是固始县陈庙村,我们先前往村委会采访了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了一些村民的大致情况,之后便开始走访村民,并前往我家进行朋辈关怀工作。我作为朋辈关怀的对象,深刻体会到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亲切关怀,我们团队一行人向我的家人介绍了学校相关资助政策并且将慰问金五百元交给了我的奶奶,我们一家人对于学校的亲切关怀都感到无尽的感激,在学校的资助与关怀下,我也会认真学习,积极向上,争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大学生,早日成才,报答母校,报答社会。
——信息学院 周光泽